2025年10月图书推荐
1、一起重读毛泽东经典著作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d320fc7481d7e68d4c635731c03b6f63
书目信息
【责任者】阮青 著;【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年份】2025; 【标准编码】978-7-5117-4903-1
内容简介
《一起重读毛泽东经典著作》精选毛泽东16篇代表作,按创作时间系统解析,从阶级分析到社会主义建设,结合历史背景阐释核心观点,语言平实兼具思想深度。既为党员干部提供理论学习指南,也助普通读者感悟伟人思想,感受理想信仰的力量。
作者阮青教授以深厚学术积淀,将毛泽东思想精髓融入历史脉络,既还原著作诞生语境,又直指现实问题。本书的价值在于搭建了一座通往经典的桥梁。它不囿于教条式复述,而是以平实语言还原毛泽东著作的时代语境与问题意识,并巧妙关联当下社会现实,使理论焕发新的生命力。书中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的当代诠释尤为精彩,启发读者在复杂现实中运用辩证思维。
2、商品帝国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eceb77ff65a4462e740a98c44bb686cc
书目信息
【责任者】(德)弗兰克·特伦特曼(Frank Trentmann) 著;【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年份】2022;【标准编码】978-7-5225-0934-1
内容简介
《商品帝国》是德国历史学家弗兰克·特伦特曼的消费史力作,以全球史视角梳理15世纪至当代消费主义演进。从文艺复兴意大利、明末中国三大消费模式切入,梳理全球三大消费模式的演进。作者不仅剖析了百货商店、信用卡与广告营销的兴起,更关注消费背后的道德选择、身份认同与可持续挑战。
以宏大叙事打破消费批判的单一维度,通过咖啡馆礼仪、信用卡机制等细节,揭示消费如何从特权演变为身份塑造的核心。书中对“用完即弃”社会的批判与对亚洲消费复兴的展望,既呈现历史复杂性,又为可持续消费提供镜鉴。
3、我胆小如鼠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1330ee3f7744663b9ac9deab548ee2bd
书目信息
【责任者】余华 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5594-8454-3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四篇中篇小说,以自传体笔触聚焦青春期敏感、怯懦与成长困境《我胆小如鼠》讲述温顺少年在欺凌下的心理变化;《夏季台风》展现文革期间少年对暴力的困惑;《四月三日事件》则用超现实手法刻画青春期焦虑。
作者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荒诞的世界,深刻揭示了特定年代个体在宏大叙事中的无力感与精神创伤。作品虽篇幅精炼,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反思,为读者理解特殊年代的精神困境提供了独特视角,展现了文学记录历史的独特价值。
4、长岛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96cf35eb46d050d52ee6cb7b18af8fa1
书目信息
【责任者】(爱尔兰)科尔姆·托宾(Colm Tóibín)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25; 【标准编码】978-7-5327-9720-2
内容简介
《长岛》讲述了移民美国的艾丽丝在中年遭遇婚姻危机后,重返爱尔兰故乡的历程。通过纽约长岛与恩尼斯科西小镇的双城叙事,托宾以细腻笔触剖析移民群体的身份撕裂、母性权威消解等主题,展现女性在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间的挣扎。
作者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艾丽丝婚姻表象下的精神困境。双城叙事中,纽约的窒息感与爱尔兰的乡愁形成强烈张力,而三重视角交替的叙述手法,更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推向极致。这部作品不是一面照见现代人精神困境的镜子,每个在漂泊中寻找归宿的灵魂,或许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5、吾自绝伦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4386bf9da4ffc2890b6927898ac1248d
书目信息
【责任者】(英)克莱尔·托马林(Claire Tomalin)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5;【标准编码】978-7-5598-7506-8
内容简介
《吾自绝伦:塞缪尔·皮普斯传》是英国传记作家克莱尔·托马林的代表作,以17世纪英国海军官员塞缪尔·皮普斯的私人日记为核心史料,辅以书信与官方文件,生动刻画了这位17世纪英国海军奠基人从裁缝之子到海军大臣的阶层跃升,以及在复辟王朝、伦敦大火等历史事件中的复杂人生,揭示人性欲望与时代洪流的交织。
作者致力于"摘掉皮普斯的假发",拒绝将其塑造为完美英雄,而是通过日记中坦承的欲望、贪腐与职场挣扎,呈现一个血肉丰满的复杂个体。这种对人性真实的挖掘,使得17世纪英国的社会图景——从复辟政坛到市井生活——得以鲜活重现。
6、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逻辑与应用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da3deb0c49a1e2cff3b90c223f840ba6
书目信息
【责任者】丁磊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年份】2023;【标准编码】978-7-5217-5599-2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发展脉络、底层逻辑与商业应用。内容涵盖深度学习、Transformer、Diffusion等核心模型的原理,并深入解析文本、图像、音频、代码等内容的生成机制。同时,本书结合金融、零售、制造等行业的实际场景,探讨了AIGC如何赋能产业变革,并对技术边界与未来趋势提出了前瞻性思考,旨在帮助读者从本源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对技术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以技术专家与产业实践者的双重视角,将复杂的AI原理转化为可理解的商业语言。书中既有对“大模型如何学习世界模型”的学术洞察,也包含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利华等企业的落地案例。尽管案例时效性因技术迭代略有局限,但其“技术解构+产业映射”的框架仍为理解AI革命提供了关键范式。
7、纷纷水火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3af984ff6dd3d66a11b8a0e36966f58a
书目信息
【责任者】林戈声 著;【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5321-8915-1
内容简介
《纷纷水火》是青年作家林戈声转型纯文学后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九篇中短篇小说。作者以荒诞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当代都市的异谈集与谶言录。书中聚焦一群携带隐秘精神症候的“异常者”:患有巨物恐惧症的微雕艺术家、在巴哈马群岛与一头猪相爱的女性、拥有通感能力的打工少年……这些故事融合科幻、悬疑等类型元素,却以纯文学的深刻维度,切入现代人难以言说的精神痛苦与生存困境。作者通过文本拼贴等创新叙事,在疯狂设定与缜密逻辑间取得平衡,折射出当代社会中人际的疏离与个体在现实压力下的精神挣扎。
8、语言恶女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206395e4f4a74e841e93d87b0178d965
书目信息
【责任者】(美)阿曼达·蒙特尔(Amanda Montell) 著;【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24; 【标准编码】978-7-5596-7558-3
内容简介
《语言恶女》是由语言学家阿曼达·蒙特尔撰写写的一部社会语言学普及读物。本书通过“slut”“bossy”等词汇的语义考古,揭示语言如何隐含父权结构,并剖析性别侮辱词的历史演变。书中提出“语言行动主义”,鼓励用“they”代词、废除弱化性词汇等策略,重构平等语言体系。
本书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系统剖析了英语语言中隐藏的性别偏见与父权结构,探讨了为何多数脏话指向女性、人称代词如何默认男性为普适标准等问题。作者通过追溯"bitch"等词汇的语义演变,揭示语言如何被文化实践塑造并反过来固化社会偏见-1。书中不仅解析现象,更提供具体策略,如"语言收复再定义"(鼓励女性夺回污名化词汇的主动权)和创造性别友好表达,旨在引导读者击破语言中的不平等结构,重塑更包容的沟通方式。
9、太空探索通史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59f805155162241437e16d43822c7196
书目信息
【责任者】(美)罗杰·劳尼厄斯 著;【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年份】2024; 【标准编码】978-7-5428-7964-6
内容简介
《太空探索通史》由美国航天史学家罗杰·劳尼厄斯撰写,全书以600余幅NASA及史密森学会珍藏图像为脉络,本书系统梳理了从古代星空幻想、火箭早期实验,到美苏太空竞赛、航天飞机时代,直至21世纪商业航天与新太空探索的完整历程,涵盖中国“两弹一星”、登月工程等里程碑。
作者以“认知-技术-政治-文明”四维框架重构太空史,突破传统技术年表的局限。书中通过V-2火箭研制、阿波罗计划等案例,揭示太空探索背后的国家博弈与文明演进。详实的史料与宏大的叙事,不仅记录了技术突破与重大任务,更深刻剖析了其背后的政治、科技与文化动因。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火箭与卫星的历史,更是一面映照人类勇气、智慧与局限的镜子,启迪人类思考地球家园在无垠宇宙中的位置。
10、 大历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50a3467a54e185d74d2f819463dc9f05
书目信息
【责任者】杨增岽,修政等 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303-29972-0
内容简介
《大历史观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发展脉络。全书通过“轴心时代”“帝国时代”等六大历史阶段,对比中西文明差异,批判资本主义局限性,论证社会主义中国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性。作者立足于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书从理论渊源、核心内涵、价值取向与世界意义等多维度展开系统论述,将其置于中华文明赓续与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审视,有力论证了这一新形态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为理解当代中国及其未来图景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框架。该书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表达,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演进的重要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