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图书推荐
1、智人之上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a5b7792837c0ed896f01d4f3ace8f2a6
书目信息
【责任者】(以)尤瓦尔·赫拉利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年份】2024; 【标准编码】978-7-5217-6852-7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与算法的权力博弈,以信息网络的发展为主线,从石器时代的原始协作到AI时代的算法统治,揭示人类如何从依赖虚构故事(如宗教、货币)维系社会,到如今被算法塑造思想、情感甚至政治格局的剧变。书中警示,若人类无法建立有效的算法监管机制,未来可能形成“硅幕”区隔的敌对阵营,甚至催生凌驾于人类之上的“数字霸主”。
作者犀利地指出,算法的危险不在于取代人类,而在于“无意识的操控”——如脸书为流量煽动仇恨,或AI强化社会偏见。书中对“天真信息观”的批判尤为深刻:更多数据未必带来真相,反而可能助长扭曲的秩序,如极权政府利用AI监控公民。本书打破了一直以来的科技乐观主义迷思,迫使读者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当算法成为“新神”,人类能否守住最后的自主性?
2、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d8f57f5460b781d48bda8b0e7303e6ad
书目信息
【责任者】张长水 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302-67488-7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AI技术的核心原理与运行机制,从数学基础、算法设计到模型训练,层层揭示智能系统背后的科学逻辑。书中还解析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探讨数据、算力与算法如何协同驱动AI发展,同时审视其伦理边界与社会影响。
作者将晦涩的AI原理转化为生动的知识图谱,不仅梳理了技术脉络,更通过案例揭示AI决策的“黑箱”逻辑,引发对透明性与公平性的思考,兼具深度与可读性。无论是技术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理解AI如何“思考”,并洞察未来技术演进的潜在方向。
3、从模仿到创造:可复制的创造力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06dbed2223af106dd6a264fa95ed53cf
书目信息
【责任者】(日)佐宗邦威 著;【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23;【标准编码】978-7-5046-9846-9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如何通过模仿训练激发个人创造力。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从应试教育培养的“解决问题型”思维者,到赴美学习设计并创立创新咨询公司的转变——揭示创造力的本质并非天才专属,而是可通过科学方法培养的技能。 书中对东亚应试教育压抑创造力的批判尤为深刻,指出13岁后“创造脑”的退化源于社会规训,而成人重拾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回归孩童般的无拘表达。
全书融合心理学理论、实践案例与训练步骤,为读者提供从机械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可操作路径,也为“创新焦虑症”提供了一剂解药:创造力并非神谕,而是可复制的思维习惯。
4、关于未来的提问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e597f4eb09e4f47d7857e01386a47f65
书目信息
【责任者】赵林娜 主编;【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年份】2022;【标准编码】978-7-5520-3816-3
内容简介
《关于未来的提问》以未来10年为时间框架,围绕旅行、工作、医疗、娱乐、社交等生活场景,提出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如“未来虚拟偶像会取代真人明星吗?”“社恐症能否在虚拟社交中治愈?”等。书中采用“WHAT、HOW、WHY、WHAT IF”的提问框架,旨在打破固化思维,激发读者对未来的多元想象。
它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书,而是一部以问题驱动思考的启发式作品。它的价值在于打破“答案依赖”,鼓励读者在不确定的时代重拾好奇心——正如书中所言:“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5、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1588736e58b924d23b124f666c44d120
书目信息
【责任者】蔡崇达 著;【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5212-3203-5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闽南小镇男孩黑狗达在失去外婆后,与六只小动物——鸭子小白、母鸡阿花、花猫黑咪、兔子佐罗、鸽子米点和小狗阿黄——相伴成长的动人故事。这些不会言语的朋友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给予黑狗达陪伴与慰藉,帮助他度过孤独的时光,并教会他关于爱、告别与韧性的生命哲学。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成长小说,以孩童视角探讨了陪伴、失去与重生的永恒主题。黑狗达与动物朋友们的互动不仅充满童趣,更暗含对生命脆弱性与坚韧性的思考,如书中那句“和小动物交朋友,糟糕的一点,就是会早早地认识‘告别’”,既温柔又残酷。作品延续了蔡崇达一贯的深情叙事风格,但语言更简洁灵动,适合跨年龄层阅读。
6、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a304e0349e26ddab1eb9350b31334089
书目信息
【责任者】(美)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5217-5640-1
内容简介
《记忆萦回》是当今著名评论家布鲁姆的告别之作,也是布鲁姆对他一生阅读体验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书中,作者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的文本,为读者带来精炼、睿智的解读。
全书精彩纷呈又令人深为感动。阅读此书,就好比跟随作者经历一段从童年到晚年的精神之旅,读者将有幸看到当代最伟大的批评家从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的杰出灵魂中汲取养分的过程。
7、璩家花园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4772532c3f42fbb056b1af1c97a1ab65
书目信息
【责任者】叶兆言 著;【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5753-0140-4
内容简介
《璩家花园》是作家叶兆言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南京城南一座老宅院为背景,讲述了两个普通家庭、三代人跨越七十年的命运沉浮。小说从1949年延伸至2019年,通过主人公璩天井及其亲友的人生轨迹,串联起改革开放、出国潮、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老宅“璩家花园”不仅是故事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承载记忆与情感的象征,见证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坚守与温情。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平民史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交织,既是一部家族传奇,也是一幅浓缩的中国社会变迁画卷。
8、贸易打造的世界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aa254c7aeb282047c6dd1331167507fa
书目信息
【责任者】(美)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美)史蒂文·托皮克(Steven Topik) 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22;【标准编码】978-7-208-17558-7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贸易为线索,串联起1400年至今的全球经济、文化与社会变迁。全书分为七大主题,涵盖市场准则、运输手段、致瘾性商品、暴力经济学等,通过83篇生动案例,揭示贸易如何塑造现代世界。书中挑战西方中心论,展现东亚、拉美等地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糖、鸦片、白银等商品如何意外改变历史进程。
作者以“反向叙事”颠覆传统贸易史观,如揭示明朝拥有最大舰队却未成海上霸主、鸦片加速全球化等矛盾现象,展现贸易的偶然性与暴力底色。语言风趣,兼具学术深度与可读性。
9、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2e640654741d60c49761739f4224e7f8
书目信息
【责任者】尚小明 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 978-7-5228-3741-3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1911年武昌起义至1912年清帝退位这125天的关键历史进程,突破传统革命史叙事,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和舆论六个维度,逐日梳理各方博弈细节,还原南北议和的复杂真相。作者通过挖掘大量新史料,以微观史学的精密刀法,解剖了辛亥鼎革这一宏观历史转折。重新审视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等关键问题,挑战了“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等传统观点。
10、同怀:鲁迅与共产党人
馆藏链接
http://10.30.0.41:8080/opac/book/b7fb33c2548830fd4cadc77749e37ded
书目信息
【责任者】阎晶明 著;【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标准编码】978-7-5594-8624-0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鲁迅与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与精神共鸣,以“同怀”为核心概念,源自鲁迅赠予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探讨鲁迅与共产党人超越私人情谊的精神契合。书中通过严谨考据与散文笔法的融合,梳理了鲁迅与共产党人在新文化运动、左翼文艺联盟等历史节点上的互动。
作者以独特的“神交”视角,重新诠释鲁迅与共产党人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研究中的政治化叙事。书中对鲁迅与瞿秋白“莫逆之交”的刻画尤为动人,如二人合作杂文、互赠文稿的细节,展现了超越党派的精神共鸣。本书不仅填补了鲁迅与共产党人关系研究的空白,更启示我们:真正的“同怀”,是跨越时代的理想对话,而非简单的政治标签。